• 面向多层次主体的高频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建设及实践
    申报单位: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多方参与、 从多方面转变。碳排放监测是所有碳活动开展的必要环节,当前碳排放监测受制于技术成 本等因素,主要存在监测范围及维度有限、监测时效性差、监测成本高且流程复杂等问题。 基于高频度、广覆盖的电力大数据, 融合能源、经济等多品类数据, 本案例提出了“以 电测碳”理论及方法,构建了面向多层次主体的以电测直接碳排放模型、基于电力碳排放 流理论的碳排放流实时分析模型,打造了首都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以下简称“首都 碳监测平台”) ,推动成果在北京通州、东城、朝阳等地区落地应用,实现了首都超大型 城市多层次、高频度的精细化碳排放监测,支撑首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7-12
  • 基于遥感和碳通量监测的城市绿地碳汇功能核算
    申报单位: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
    摸清碳汇“家底”是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重要支撑。城市绿地是生态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汇功能核算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多领域、多部门、多类型、多尺 度数据使用存在壁垒,通量塔观测和多分辨率卫星遥感等多元数据无法实现高效高质的整 合与协同;二是传统方法参数众多、评估周期长,无法考虑不同类型数据优势以进行量化 整合与有效协同建模,监测周期仅达到年尺度,无法获取多时空尺度监测成果;三是传统 碳汇监测成果精度较低,且多为离散点观测,空间不连续,以“微观”监测为主,难以实 现碳汇的宏观准确监测;四是传统方法的样地调查、测量设备购置等人员和预算投入较大, 碳汇监测评估工作的业务链条较长。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7-12
  • 怀柔科学城综合能源供给配置典型方案分析应用
    申报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怀柔供电公司
    为提升怀柔科学城能源绿色低碳水平,统筹优化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布局,积极推进园 区能源互联网应用,加快新能源综合利用,开展怀柔科学城综合能源供给配置典型方案分 析应用,但是还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一是数据获取难度大。能源配置分析需要大量的水、 电、气、热等数据,而这些数据的获取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二是数据处理复杂度高。能源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对数据深度挖掘和分析造成很大困难,需要耗费大量 的时间进行数据清洗和治理。三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能源供给配置方案中涉及到 大量的科学城地区的电力内部敏感数据,包括用户行业、地址、用电量等敏感信息,因此 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7-12
  • 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数智化绿色供用能和碳管理
    申报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通州供电公司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2016 年 -2035 年)》明确在城市 副中心内形成“一带、一轴、两环、 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一心”即城市绿心。《北 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打造成“零 碳公园”,提升城市绿化综合减碳效应,具有先行启动和示范引领优势。实现双碳目标, 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协同北投集团紧抓契机,推动城市 绿心向全面零碳园区转变,打造副中心实现碳中和的典型场景。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7-12
  • 北京特色乡村电力看双碳
    申报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密云供电公司
    密云是北京重要的生态涵养区,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 引水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通知》(京政发〔2016〕55 号)明确了水源保护区一级 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的具体范围,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生态环境要求极高, 其率先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 出以来,各地各行业纷纷制定减排时间表和路线图,针对乡村减碳方案却寥寥无几,因此 有必要打造一套便捷、可靠的乡村碳排放监测分析方法,切实反映乡村双碳工作进程。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7-12
  • 地区光伏新能源实时监控平台
    申报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顺义供电公司
    分布式光伏电源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扶持下得到了飞速发展。截至 2023 年底,顺义区分布式光伏户数、容量均居于北京市首位,然而分布式光伏站点多面广,数 据监测难度较大,因此如何应用好分布式光伏产生的海量数据,促进政企协同构建绿色低 碳发展新格局,仍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光伏数据质量待提升。分布式光伏量测数据质量存在用户档案不全、表计数据不 全、转发速度过长等问题,无法保证光伏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实时性。二是光伏数据价值待发挥。海量分布式光伏数据汇集后, 需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 多维度建设关于地区分布式光伏展示分析、定量计算、决策支撑的可视化数据平台,为政 府部门、电力公司、报装用户提供光伏数据价值。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7-12
  • 双碳框架下气候数据与能源数据全场景交互赋能管理平台
    申报单位:中科天玑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鑫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案例解决风光自然资源类电力供给具有多时间尺度波动性、空间不均衡性和与输配 用能曲面的永恒正负偏差,实现低成本软调度解决单纯依靠加大电源、电网和储能等电力 系统基础设施巨额投资问题。 按照中国 2023 年 9.2 万亿度电,每年通过软调度撮合 1% 的供需偏差,即产生近千 亿度电的收益,也可以缓解储能项目投资巨大财务回收漫长,同时提高国家电力系统高比 例新能源发电适应能力。 以电力能源产业链五大数据集群融合为基础, 通过建立产业大模型智算预测平台, 实 现源网荷储用一体化实时调度。是典型“数据要素 ×”叠加“人工智能 +”加快形成新 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发展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高价值案例。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7-12
  • 生态环境智能感知与数据融合系统应用
    申报单位: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在城市治理中,综合利用城市时空基础、规划管控、物联网感知等数据, 开展综合分 析与研判,助力城市生态环境场景精细化、智能化,成为城市发展关键事项决策的科学支 撑。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感知数据繁杂、数据资源整合难。城市管理涉及数据众多且来源复杂, 数据标准不统一,难以建立一套统一标准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造成数据资源整合难的现状。 二是系统林立、交换共享难。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系统林立,没有统一的数据结构、 接口标准;没有形成统一数据中台,缺乏统一的数据对外共享管理和规范。 三是数据资源关联弱、协同服务效能差。数据关联分析应用不够高效;管理涉及多部 门联动联勤,管控成因分析不明,管理传递不顺畅,难以有效协同管控。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7-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