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口数据构建的政务服务需求和堵点分析模型
申报单位: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7-12
案例背景

政务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实际覆盖、触达、服务的人群数量 和是否已充分满足群众诉求是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 定问题: 一是需求获取难度大,属于改革创新项目,难以通过常规经验判断群众需求优 先级,在策划、落实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过程中,亟需利用数字化手段取代 经验判断,将有限的资源精准用好。二是改革成效评价难度大,需要一个相对客观的参 数用于判断“一件事”办理需求和实际发生数量,从而有效衡量相关信息化系统建设运 营工作质量,推进政务服务工作持续改进;而非为办而办、盲目上马。

解决方案

结合政务服务办件数据和运营商手机信令数据,构建基于人口数据的政务服务需求 和堵点分析模型。 本方案的总体思路是利用静态数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智能手机普及率、经统计 网办数量、政务服务中心位置情况)和高频动态数据(居住人口、工作人口、特定群体 数量(如高龄人口、在校大学生、网约车司机、异地就医人群等) ) ,对政务服务办事 的总量进行预测,其次根据预测总量和各区域、不同渠道办件数量,评估办件堵点。 首先构建总量分析模型。结合人口出生、求学、就业、就医等的需要及区域普遍人 口年龄结构情况,利用岭回归模型训练,嵌套 MAPIE 进行区间预测,最终得到办件总量 预测结果。 其次是构建堵点分析模型。以政务服务需求侧(人口)为主体,将采用网格、村(社), 镇(街)、县、市的逐级聚合方式输出对应的评分, 输出行政单元下的政务服务办件状况。 针对需求明显大于实际办件数量的区域, 按照线上线下办件情况,判定其政务服务堵点。 随着积累的办件数量逐步增加,模型能够得到持续改进,从而更加精准,并可作用 于线下政务服务网点配置建设和线上服务智能化、适老化改造方向。

创新点

技术创新方面, 充分发挥运营商手机信令数据全天候、防抵赖的特性,有效结合了 海量政务数据,使办件数据除作为“流水”外,有效发挥新的价值。 模式创新方面, 一是以满足群众政务服务优质共性需求为导向, 辅助各级政府部门和运营机构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普惠、均等、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二是可以结合“15 分钟公共服务圈”建设工作,在“15 分钟可达”的限定条件下,寻求资源与可达、可及 指数下的数学最优解,从而实现“高水平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目标。

应用成效

经济效益方面, 一是提高数据资源利用率,将办件数据、信令数据等充分融合,为 各级政府部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降低政府部门数字化建设成本的新方法; 二是为城市 规划特别是公共服务圈等的建设提高规划效率,从而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为政务服务 线下选址和网点的适老化、适残化改造等提供了新的视角。 社会效益方面, 一是利用数字化手段取代经验判断,用数字化思维取代行政命令, 在策划、落实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过程中,快速找到群众共性诉求,也为后 续针对特定人群提供定制化服务包提供了参考; 二是基于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形 成一个相对客观的参数,从而有效衡量相关信息化系统建设运营工作质量,推进政务服 务工作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