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政企数据要素流通,尤其是产业链、供应链、监管溯源等存在如下制约发展的因素: 1. 产业链信息共享难,供应链协同效率低 随着政企的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产业链各组织间的数据协同效率亟需提升。产业链 中各环节的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地共享和流通,信息不对称;各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信息格式不统一;信息共享过程中,存在信息泄露或被滥用等安全隐私问题。 2. 监管溯源过程中数据协同难度大 对贸易、货物的监管溯源需要税务、金融、交通等部门与产业链之间的密切协同,普 遍面临数据异构分散、数据跨域安全共享困难等问题,导致监管协同难度大、业务一致性弱、 监管分析智能化程度亟需提高。
平台实施方案包括产业主体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建设共三个方面,方案全景如 下图: 1. 产业主体建设:从产业生态系统的角度描绘供应链主体角色,明晰利益相关方在系 统中所处的位置、权利、2. 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分布式账本技术为上层数字化应用提供可信 数字身份、数字化供应链通证、业务协同、单证签署及流转、数字资产管理数字化等供应 链基础服务能力。联邦学习、安全多方计算等技术为上层提供数据安全共享能力。数据标 准管理、数据质量分析、数据资产管理等工具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安全管控工具对 数据安全设备进行安全策略管理。湖仓一体化平台提供数据存储能力。 3. 应用建设:包括基础应用和创新应用。基础应用包括匿踪查询、安全求交、数据采 集和传输、数据处理和交换、数据使用控制、供应链协同、数据资产、数据共享和开放、 存证服务、溯源服务等基础服务。创新应用分为内部数据应用和外部数据应用。内部数据 应用提供智能分析、精准管控、BI 展示、智能服务、智能决策和舆情分析等服务。外部数 据应用对接产业链参与方的业务、决策、监管等数据,提供联合分析决策、联合建模、供 应链管理、联合审计、产业分析、联合评估等服务。义务及关系。
技术创新方面,提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技术,解决传统供应链模式下信 息共享难、协同难度大、安全与风险控制能力弱等问题。提出数据隐私安全及数据挖掘技术, 解决数据共享与隐私安全兼顾难题。提出数据要素权属管理技术,通过多方共识确权智能 合约整合订单需求、物流、产能、供应链等数据,提供全过程可控、可追溯、不可篡改的 数据要素权属管理。模式创新方面,一是革新传统供应链,提升供应链效率,保障供应链安全;二是多主 体之间各主体在不泄露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共享及数据挖掘,满足产业链各方对本 地、远程协同服务需求,提升数据资源价值。三是优化配置产业链资源,加快实体流转, 提升协同效率,为业务溯源监管提供支撑。
经济效益方面,一是在贸运领域,构建跨境大宗商品贸运电子提单平台,完成国际汽 车滚装运输电子提单的首次应用,贸易交单业务效率提升 50%;二是在税务领域,构建税 电联合分析平台,打通税务部门与电力部门数据共享渠道,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监管的及时 性和全面性,为税收风险分析和税收征管提供抓手;三是在药品监管领域,构建疫苗追溯 监管平台,实现疫苗生产、流通到使用各环节的全流程可信追溯,满足质量安全问题的可 召回、责任可追的需要, 并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多渠道、多服务、多内容的实时查询官方渠道。
社会效益方面,跨境大宗商品贸运电子提单平台入选工信部“2022 年区块链典型应 用案例”和网信办“双化协同典型案例”。税电联合分析平台作为隐私计算技术在税务领 域的首个成功应用,登上中国税务报和国税总局官网报道,并作为典型案例收录于中国信 通院《隐私计算应用研究报告(2022 年)》等行业报告中。疫苗追溯监管平台助力国家 疫苗追溯协同服务平台试点(天津)上线,同时为西藏、云南、内蒙古等药品监督管理单 位提供疫苗全链条追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