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 4.0 背景下,复杂工业产品研制在推进全系统、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数据共 享时遭遇重大挑战: 数据孤岛问题 复杂产品制造中,行业系统间壁垒和地域分割导致数据流通受阻,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标准化缺失 多源异构的海量供需数据,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标识体系,阻碍了关键数据的有效 整合与复用,限制了产业整体效能提升。 确权及追溯困境 对于生产、采购、售后等关键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模式无法对相关数据实现确权及全 程追溯,制约了各业务环节的透明化管理和高效决策制定。
本案例打造了一个基于标识解析与区块链技术的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工业互联网平 台,实现了数据安全共享、业务流程高效运作、资源配置优化以及多方参与的诚信生态环境, 为我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模式借鉴: 打造云链码数据协同平台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基础的云供需对接与协同服务;标识解析技术统一数据标准, 打破系统壁垒;区块链保障数据安全与防篡改,强化数据服务的审计与信任。通过区块链 运维监控和第三方征信合作,实现评价体系公正透明,提升企业综合信用评价效率。 业务流程优化 运用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对企业需求、产能及其关联生产要素信息进行精细编码和唯 一标识,搭建从需求信息发布到订单撮合、合同签署直至售后评价全程透明可溯的管理体 系。通过智能合约对关键参与者的企业资质与履约能力进行验证与存证,构建可信数据信 用体系,强化供应链信任。 数据协同与复用 提供预设模板简化标识与合约应用,定制编码规则促进数据合规共享, IDE 环境加速 智能合约实施,提升数据协同效率,促进数据资源高效复用,最大化数据要素价值。
技术创新方面,实现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标识解析、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创建 了一体化、透明化的数据共享协同环境。 应用创新方面,打造了一个集信息发布、基于标识的供需精准对接、供应链可信管理 于一体的综合型应用平台,构建了以数据为纽带的服务体系,打破了企业间信息壁垒,实 现了跨企业、跨地域的资源共享与协同作业。 模式创新方面,一是构建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网络,利用标识解析技术实现资源统一认 证、追溯和精准对接,促进了数据要素的可信流通和价值发现;二是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 的企业认证及履约评价机制,通过多方智能合约协同认证企业信息,有效增强了参与各方 的信任基础,优化了产业生态系统。
经济效益方面,构建高效透明的供需数据协同系统,精准对接平台各类企业产能需求 信息,有效提升供需匹配效率约 20%;有效优化企业生产计划决策速度和扩产响应灵活性; 强化供应链信任机制,显著减少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源浪费;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了供 应商库存周转率及协同生产效能。特别是在应对紧急需求时,能够迅速整合和调配资源, 有力推动全国制造业实现敏捷化生产和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
社会效益方面,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深度融合标识解析与区块链技术,打破信息壁 垒,推动跨企业、跨地域、跨领域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为我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注入强劲动力;构建基于标识解析的供需协同体系与基于区块链的企业评价体系,增强多 方对产品品质和企业能力的共识信任度,并确保了追溯过程的高可信性,有助于构建透明、 可信的产业链生态;通过营造出高效的信息交互氛围,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应急响 应决策效率,激活云制造产能资源的有效释放,驱动制造业万亿级市场数字化转型与产业 链升级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