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电力大数据服务生态体系场景构建
申报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7-12
案例背景

电力数据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在城市科学治理、经济运行监测等领域都有着重 要作用。但目前,电力数据要素价值未得到充分释放,特别是电力数据与经济、城市运行 等相关外部数据的联动分析还不够充分,电力企业部分数据的统计维度与外部需求仍存在 不匹配情况,电力数据服务政府城市治理水平较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 国网北京朝阳供电公司立足朝阳区北京数字经济核心区功能定位, 将电力数据与朝阳区城市治理等多领域数据有机结合,创新构建了北京朝阳电力大数据服 务生态体系场景,搭建公司内外部互动的数据桥梁,实现数据内外部流动双循环,助力朝 阳区城市科学治理,服务朝阳区智慧城市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解决方案

1. 制定统一技术路线,形成基于数据中台的标准化技术框架 遵循数据中台统一技术路线,形成了包含“贴源层 - 共享层 - 分析层”三层的标准化 技术框架。该技术框架推广性强,生态体系内的全部应用场景均可基于该框架快速构建, 并实现共性数据模型在不同场景间的共享。具体技术框架如下:2. 综合应用数据分析方法,创新构建“电力 +”系列数据模型 为充分挖掘电力数据潜能, 增强场景服务能力,朝阳供电公司综合运用人工智能、自 然语言处理等多种技术对公司内外部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创新构建了“用电客户与行政区 划勾稽关系模型”、“用电客户业态分类模型”、“夜经济电量预测模型”、“国际消费 中心城市培育指数”、“居民小区品质评价模型”等一系列“电力 +”数据模型。 3. 构建电力大数据服务生态体系,打造多维电力大数据应用场景 朝阳供电公司综合以上技术框架和数据模型,坚持“覆盖全面,重点突出”建设原则, 聚焦电力看双碳、电力看经济、电力看治理、电力看应急、电力看提质增效五个维度,构 建涵盖一个重点品牌、五大产品体系、十一个集成场景、六十六项分析能力的大数据应用 体系,实现数据“一次汇聚,多处使用”,以个性化数据分析产品快速响应政府、企业需求。

创新点

技术创新方面,一是创新构建了“电力 +”系列数据模型,通过电力视角在夜经济发 展态势、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效果、居民小区品质评级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建立科学 计算方法,形成相关指标,直观反映其发展成效。二是创新构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 的电力大数据场景服务技术框架,基于数据中台统一技术路线,全部场景均可基于该技术 框架快速打造,不同场景间数据可共享共用。 应用创新方面,创新将电力数据与经济、双碳等多源外部数据有效整合, 既扩展了电力数据对外赋能的深度与广度,充分支撑政府需要,又通过外部数据反哺供电公司主责主 业,提升电网规划、负荷预测等方面的研判能力,实现内外部数据双循环。 模式创新方面,创新构建了“政企”、“企企”合作新模式,朝阳供电公司依托本服 务生态体系,与多家委办局和企业签署了数据要素领域合作协议,大幅拓展了电力数据对 外服务的覆盖面,形成了数据共享融合、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应用成效

社会效益方面,朝阳供电公司通过电力大数据服务生态体系场景积极开展对外数据分 析服务,服务朝阳区委、区政府及区发改委(区双碳办)、区住建委、区城管委等 8 家委办局, 获取批示肯定 34 份。同时与朝阳区政府建立了“电网 + 政府 + 客户”安全稳定用电协同 管理机制,按季度向北京市朝阳区委、区政府报送“电力看经济”专题分析报告,从电力 视角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和行业、用户活力情况。联合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华北电力 大学、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北京市首个电力数据要素实验室,为城市 科学治理贡献电力智慧,为行业数据要素发展注入引领力量。相关成果得到业界高度认可, 获 2023 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据开发“优秀奖”、第四届电力人工智能大会“电力数字化 创新应用案例奖”、入选 2023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交流会会刊、入选北京市数 据要素 × 典型案例(北京市共 5 项) ,相关科研项目合作需求于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 会数字经济分论坛发布。 经济效益方面,朝阳供电公司积极开展电力大数据应用共建、成果共享, 与区商务局、 区统计局、区住建委、区科信局 4 家委办局分别签订电力大数据合作协议,与北京国际 大数据交易所、北菜集团 2 家企业签订数据服务合作框架协议,与区商务局、区统计局 课题组签订 2 份大数据服务合同,实现数据增值变现,并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完成 数据交易上链存证和数据资产登记。 

image.png

附录 1 电力大数据服务生态体系场景展示

image.png

附录 2 北京朝阳电力大数据服务生态体系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