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数据慧治共享与资产化实践
申报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7-12
案例背景

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 电力数据在城市运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真实反映着工 业生产、商业运营、居民生活的动态变化,通过分析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用电量情况, 可以评估产业发展态势和居民消费水平,揭示城市经济活动规律,进一步辅助政府部门进 行更精细化的城市管理。 在利用电力数据进行城市治理及分析决策的过程还存在跨专业数据壁垒, 各系统之间 数据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导致数据全生命周期存在数据不匹配的情况。同时,由于缺乏统 一的数据汇聚和服务平台,各专业间的数据难以实现互联互通,造成大量的数据孤岛,信 息碎片化严重,不能快速构建面向不同场景的数据产品和服务,阻碍了业务创新和数字化 转型步伐。而数据权属模糊不清、价值衡量困难、流转交易不畅等问题,也制约了数据资 源的有效利用和价值释放。随着公司数据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数据交互面临着较大风 险。因此,为破解以上难题,亟需探索一种适用于电力行业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围绕城市治理的核心需求, 积极进行基础数据治理、数据中台建设及数据资产登记确权等一系列前期工作,以便于实 现高质量的数据服务与应用。利用能源大数据中心作为电力数据对外交互平台,构建标准 的数据流通体系,促进数据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和安全有序流动。 1. 强化数据治理,构筑数据分析的核心底座 基础数据治理是电力数据对外共享服务的前提。公司通过强化基础数据质量管理, 消 除数据标准不一、跨系统不一致等问题,推动跨专业数据同源维护与整合复用,同时实行 数据主人制责任体系,明确各方数据管理责任,大幅提升了数据质量和治理效率。通过与 外部机构合作校核客户关键信息,保证了共享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推动中台建设,实现数据要素的融合汇聚 为实现全量数据统一汇聚和集中管理, 促进数据要素的深度融合与价值倍增。公司打 造三层(贴源层 - 共享层 - 分析层)垂直架构的数据中台,汇聚分散在各专业系统的孤立、 异构的原始业务数据,实现数据标准化存储,提供数据分析和数据服务等共享能力,降低 数据价值挖掘的门槛,按照科学的数据资产评估标准和方法,选择 11 张基础数据表开展 资产登记,为数据要素的价值发挥提供实践经验,激活电力数据在城市运行分析中的内在 驱动力,促进业务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和整体效能提升。3. 建立共享平台,促进数据要素的安全流通 公司基于能源大数据中心建立安全高效的对外数据共享平台,根据不同数据类型 和传输需求,采取适宜的传输方式和安全措施。通过市政专线,实现与政府部门的数 据对接,探索场景贯通的技术路线,解决跨网域访问难题,支撑能源产品对外共享。 为城市运行分析提供及时、精准的电力数据服务,有力支撑政府科学化决策和社会精 准化治理。 4. 推动产品创新,助力数据要素的价值挖掘 公司紧贴政府、能源企业、社会公众需求, 实现电力数据与政府、各能源企业、客户 等能源上下游数据汇聚融合、共享交换与挖掘分析,完成电力看环保、电力看经济、电力 看双碳等“电力看”系列共计 25 项数字化产品的创新建设,推动数据要素的价值挖掘, 助力北京智慧城市建设。

创新点

技术创新方面,一是多元数据融合与实时处理技术 , 汇聚各专业数据、统一数据模型、 开展数据管理、提供数据共享服务,打破专业间数据壁垒。通过消息总线 Datahub、实 时计算工具 Blink 等平台组件,搭建流式数据实时处理链路,提高各类实时分析业务场景 应用能力。实现数据要素的深度融合,增强数据的实时性和可用性。二是数据对外共享服 务技术,将能源大数据中心打造为数据对外交互的统一窗口,构建贯通公司内网、互联网 以及市政网络的专用数据传输通道,以安全为核心构建统一高效的内外部数据融合平台, 为政府及外部企业等目标客户提供安全、稳定的数据服务,创新实现专网穿透,为政府用 户访问提供便捷的权限认证和场景服务,为数据对外共享提供了有力支撑。 应用创新方面,一是数据服务化与业务赋能 , 从业务的数据需求端出发,打通企业内 部数据、引入企业外部数据,加深数据与业务线的融合,催生数据场景化,应用数据分析 技术,实现数据赋能业务发展,推动企业精细化管理变革。二是数据对外共享与社会贡献, 以能源大数据中心为统一出口,通过市政专线、互联网等数据通道定期向发改委、城管委 等政府部门提供全社会用电量、用电负荷、复工复产分析等多品类数据服务,为政府科学 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充分促进能源数据要素价值发挥。三是有效促进能源数据价值 转化,精心打造多项能源大数据产品,从经济、环保、社会治理等视角构建多品类数据应 用场景,有效服务于政府、企业等外部客户,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 共服务高效化,展现电力数据的社会价值与公共效益。 模式创新方面,一是数据主人管理模式,确立“数据主人”概念, 明确了数据责任归 属,形成了从数据产生到应用的全链条管理机制,确保了数据质量和数据治理的有效性。 二是数据资产价值化与市场化模式,通过内外部双轮驱动,创新数据资产管理与权益保护 机制,探索数据资产登记与价值评估,促进数据资产的市场流通与价值实现,为数据要素 市场化提供了实践样本。

应用成效

经济效益方面,一是提升数据治理效率, 通过数据定源定责工作的深入实施, 有效强 化了数据主人的责任意识,提升 29% 的数据治理效率,推动业务流程优化,降低数据质 量问题带来的运营成本。二是数据资源整合与价值释放,数据中台实现公司内部数据资源 的全面整合,接入 14.3 万张数据表,形成公司级数据分析应用基础底座。打造 245 项高 价值数据成果,满足多维度的应用分析需求。 社会效益方面,一是支撑政府决策与公共服务, 通过向市经信局、城管委等部门开放 关键数据,如全社会用电量、区域负荷等指标,有效支撑政府的决策分析,优化公共服务 效能,通过打造 25 项“电力看”系列产品,有效促进城市运行的智能化与精细化管理。 二是提供数据资产化实践案例,积极对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推动公司数据资产登记 与评估。在第七届大数据“星河(Gala×y)”案例征集活动中,公司《电网企业基于一 体化运营平台的数据资产管理研究》项目入选“数据资产管理方向”标杆案例。同时在中 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运营实践白皮书中贡献数据共享和应用、数据要素市场化方面的实践 案例,为数据资产化探索与研究提供电力行业的典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