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一品”汇聚“绍字号”能工巧匠

当前位置: 首页» 政策法规» 新闻动态-兄弟省市

  • 新闻动态-兄弟省市
“一县一品”汇聚“绍字号”能工巧匠


近日,绍兴市首届新质生产力职业技能竞赛落下帷幕。此次竞赛聚焦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结合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本地重点产业,设置了人工智能训练师、无人机驾驶、半导体分立器件等20个竞赛项目。“新赛项的设置,是绍兴技能版图的拓展,它们将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为新兴产业培养生力军。”绍兴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绍兴深入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大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聚焦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积极打造“行业技能生态圈”,加快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急需紧缺技能人才。今年以来,全市已布局建设“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三级培训矩阵,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4.53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4.03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4万人。

“当前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打造与之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绍兴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各地产业需求,今年绍兴将重点培育“一县一品”七大特色品牌,即越城区低空经济“越飞金匠”、柯桥区纺织印染“纺都星匠”、上虞区绿色化工“化工智匠”、诸暨市时尚袜业“袜艺巧匠”、嵊州市特色小吃“嵊味名匠”、新昌县智能制造“天姥工匠”和绍兴滨海新区数字智造“数智芯匠”,力争今年实现全市特色产业技能研学和培训超6万人次,新增特色品牌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技能支撑。

针对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后不能“来之即战”的现象,滨海新区积极探索“四位一体”职技通改革,联动教育、人社、科技等部门,构建“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直通”正向循环体系。“企业按需‘下单’,院校‘接单’定制培养,学员‘签单’实训取证就业,实现快速上岗。”滨海新区人才工作局副局长柴盛华介绍。

绍兴文理学院毕业生李康就是这条“快车道”上的受益者。他报名参加了“新能源汽车维保”特训班,从动力系统检测到拆装维修,企业员工怎么干,他就怎么学,培训的一个月里,迅速掌握实操技能,成功入职绍兴某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我们聚焦先进制造和数字经济,开展短周期、高强度、硬实操的培训,不仅学生用得上,也让企业降本增效。”柴盛华说。截至目前,该模式已帮助近800名大学生直接就业,并为企业节省15%的用工成本。

下一步,绍兴将开展专业基地培育打造、技能研修素养提升、技能竞赛品牌赋能、技能研学沉浸体验、技能文化宣推传播等五大行动,推动更多技能人才走进智能车间、融入数字浪潮,成为激活制造革新、推动产业升级的坚实力量。


原文链接: “一县一品”汇聚“绍字号”能工巧匠